许多老赖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,没钱还那就只有跑路了哦,反正就算跑路了,法院也不会拿他怎么样,最多就拘留。所以很多老赖想尽办法转移财产,躲避债务跑路。对着法律的健全,同时对老赖行为的加大处罚力度,跑路老赖被判刑的案例也越来越多,浙江一些老赖贷款后跑路,落网后最高被判刑八年。
老赖贷款后转移公司资产,被判刑1年六个月
胡某,初中文化,曾经营一家包装材料公司。2013年7月至10月,他先后向某国有银行某支行贷款3000万。此后,因为胡某和他的公司无法按时支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,被银行起诉至法院。2014年,法院判决胡某的公司归还银行借款本金及利息。
判决生效后没几天,胡某先是赶到市场监督管理局,变更了公司的注册地址。然后,又把公司价值数百万元的设备,以及经营业务全部转移到另外一家包装材料公司。新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胡某的女婿,实际掌控人还是胡某。
“胡某的做法极其恶劣。”金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说,资产转移到新注册公司名下后,背负银行贷款的老公司,其实成了空壳公司,导致法院在判决后无资产可执行。
去年年初,金华市开展打击整治恶意逃废债工作专项行动,办案民警很快查清胡某的犯罪事实。胡某只好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。随后,因涉嫌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,胡某被检察院起诉至法院。今年3月份,胡某获刑1年6个月,并被处罚金10万元。
老赖贷款集资跑路,被判刑8年6个月。
王某,初中文化,因非法吸收民间存款,向银行骗贷的事情,曾经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。
从2008年开始,王某以做生意、购买土地需要资金周转为由,向30多人借款,借款金额高达8958万元。为了能顺利借款,王某开出的月利率达到1.5分-5分。
2012年,资不抵债的王某,又打起银行的主意。他虚构了采购铁皮、不锈钢的订货合同,以公司的名义,向某银行骗取贷款1700万元。他用同样的方法,又先后分别从另外两家银行骗取贷款2000万元、1200万元(其中承兑汇票800万元)。
2013年10月,走投无路的王某选择跑路。
金华开展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后,王某被公安机关上网缉捕。落网后,因涉嫌骗取贷款、票据承兑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,被起诉至法院。今年2月,王某获刑8年6个月,并被处罚金50万元。
犬神提醒:还有许多不懂法的债务人以为,反正没钱还,那就跑路,被抓了判了刑,坐几年牢出来债务也就清了。哪有那么好的事儿,牢的坐,坐完债务还得还。所以还是认真履行自己的债务责任。一时还不上,可以分期,可以拍卖物资。做老赖跑路,最后还是落得坐牢下场就得不偿失了。